专家辟谣OLED屏比LCD屏更伤眼:取决于使用场景、个人敏感度

   2025-05-12 2

快科技5月11日消息,网上关于 OLED屏幕更伤眼 的说法广为流传,很多人认为 LCD 屏幕更好, OLED 屏幕对眼睛伤害大,不能用 OLED 屏幕的手机。

据媒体报道,OLED屏幕具有轻薄、可视角度大,色彩显示逼真、耗电量低的优点,现在已经成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主流。有些人在使用过程中觉得眼睛不舒服,可能是因为 OLED 屏幕的调光模式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频闪,引起一些敏感人群的眼睛疲劳,从而产生一些误解。实际上,这是可以通过合理用眼来规避的。

从显示技术来看,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与LCD(液晶显示器)存在本质差异。OLED采用自发光像素,无需背光模组,这使得屏幕可以做得更薄,同时具备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而LCD则需要背光源,通过液晶分子调节光线通过量来显示图像。

关于频闪问题,确实存在技术差异:LCD屏幕通常采用DC调光,频闪频率可达数千赫兹,基本不会产生可察觉的闪烁。OLED屏幕主要采用PWM调光,通过快速开关像素来控制亮度。在低亮度时,部分敏感人群可能会感知到频闪。

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短时间(约35分钟)观看后,无论是360Hz至1920Hz范围内的测试调光频率,还是DC调光模式,在主观评分和视觉疲劳的客观测量指标方面均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专家表示,至于OLED屏幕和LCD屏幕对眼睛的影响,其实各有优劣,具体哪个更友好取决于使用场景、个人敏感度以及屏幕的调光方式。

OLED具有高对比度、纯黑背景(像素自发光),减少眼部调节负担,适合暗光环境。但长期静态画面可能导致残影,间接增加用眼压力(需频繁调整内容)。

LCD的背光均匀性更好,但低对比度可能让眼睛更费力(尤其文字阅读)。而且背光漏光可能造成视觉干扰。

总的来说,敏感用户/长时间办公选DC调光LCD或高频PWM OLED 。色彩需求/暗光使用选优质OLED(DC/高频PWM )。

此外,近距离用眼坚持 20-20-20 规则,用眼20分钟向6米以外( 20英尺)的距离眺望20秒, 20-20-20 规则可有效缓解数字视疲劳和干眼症状。

专家辟谣OLED屏比LCD屏更伤眼:取决于使用场景、个人敏感度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