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6月30日23:42,华熙生物发文称,公司已联合国家级权威检测及标准化定制机构,检测了旗下“润百颜紧致充盈次抛精华液”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HPLC-HRMS)。
值得注意的是,6月23日巨子生物曾发布声明称,其现有检测方法显现出局限性,需优化迭代。然而华熙生物却在最新发文中表明: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
同时华熙生物明确指出,即使没有“标准”或“统一方法”,也不意味着没有科学方法可以尝试验证。华熙生物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1、提出更优或更准确的检测方法,并公布其结果;
2、双方或第三方独立实验室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3、共同探讨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并努力开发更精确、更具普适性的检测标准。
事实上,本篇文章中,华熙生物处处在回击巨子生物此前的声明和疑似流出的信息。亿邦动力撰文,旨在解释各类专有名词,明晰各方支持的检测方法和观点,并分析华熙生物发文目的。
01
其他物质干扰可排除
华熙生物使用“基质匹配标线法”
据聚美丽6月24日报道,巨子生物曾在某次会议中疑似回应了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方法及标准问题:“检测关键在于前处理排除其他物质干扰,只有建立基数标准才能保证结果可信性。”
亿邦动力独家获悉,巨子生物内部人士否定了该文章信源的真实性。聚美丽也已将该文章删除。
但华熙生物在最新文章中声称,此次针对润百颜的检测使用了“基质匹配标线法”,以排除基质干扰。
通俗来讲,“基质匹配标线法”就像为检测定制一把标尺:
1、首先配一组空白对照样品,成分与待测产品完全相同,唯独不含要测的目标成分(如a成分);
2、然后人工添加已知量的a成分(例如0.1mg、0.2mg、0.3mg),制成不同浓度的参考样品;
3、待测产品和这些参考样品一同参与检测。由于样品中的干扰成分(b成分、c成分等)完全一致,可将产品和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样品对比,确定a成分含量。
02
检测方法各不同
巨子检测存在疑点
目前看下来,大嘴博士、巨子、华熙三家支持的检测方法各不相同:
大嘴博士支持HPLC;巨子认为HPLC不在行业和团体标准中,同时使用了LC-MS/MS和双缩脲法;华熙则使用了HPLC-HRMS。
双缩脲法只能检测蛋白质含量,并不能区分各种蛋白质,也不能确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就是重组胶原蛋白。而HPLC、HPLC-HRMS和LC-MS/MS则均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核心思路都是用液相色谱把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因此能区分不同蛋白质。
大嘴博士支持的HPLC价格便宜,但只能检测已知的、有定向的样品,且对低浓度成分或复杂样品效果较差,因为这种方法是通过峰值判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如果峰值太低,则可能检测不出来。
华熙生物使用的HPLC-HRMS,是通过称重推测分子式,确定分子是什么,一般用于鉴定未知分子,并鉴定是否含有额外物质,但不能100%确定分子结构。
巨子生物使用的LC-MS/MS,则是这三种检测方法中最灵敏、最精准的检测方法,能够精准查询某一特定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
巨子生物交叉验证在流程上不存在问题:由A机构检测“有没有”,若A机构测出“含有”,则由B机构检测“含多少”以验证A机构的结论,再由C机构检测“含多少”以验证B机构的结论。这种检测方法能相应减少检测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然而,巨子生物本可以用LC-MS/MS一次性测出重组胶原蛋白 有没有 和 有多少 两个结果,但他们只公布了 有没有 的结果。而在后续检测中,他们却改用精度较低的双缩脲法来测定含量。这种 用高精仪器测有无,用低精仪器测含量 的做法,难免让人怀疑其含量数据的准确性。
03
华熙生物发文本质:
争夺成分话语权
实际上,此次华熙生物送件的产品,主打成分是透明质酸,而非重组胶原蛋白。在文中,华熙也明确表示,该产品从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料本来就是微量添加原料。然而,华熙生物仍参与到这场关于重组胶原蛋白的检测中,并且探索其他检测方法——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结果的条带、数量和形状,判断样品中的蛋白质纯度、分子量和含量:
1、条带数有几条,就有几种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量是多少,就有几种蛋白质(每种蛋白质有特定的分子量,如果产品含有某种胶原蛋白,理论上会在对应分子量即kDa位置出现条带);
3、条带越粗越黑,说明某种蛋白含量越高。
此次华熙生物检测了润百颜和A、B、C、D、E六款产品,其中润百颜和B产品均呈现出明显条带,且条带数量、出现位置也与宣称的成分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与巨子生物相同,此次试验华熙生物也未公布检测机构名称,只表明“联合国家权威检测及标准规范制定机构”,同时也未提供完整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图片中也没有公章。
同时,华熙生物也承认,此次测试仅为初步探索性测试。其目的是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测试工作,为国家统一检测标准和方法提供参考,并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准备。
而在6月23日的声明中,巨子生物也明确表示,将持续参与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优化现有检测方法和标准。一场关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话语权的争夺,或许即将开始。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