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进入中塔柱施工阶段

内容摘要  宁波4月14日电(奚金燕 陈芊)4月14日,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最后一个主塔下横梁完成浇筑,标志这座世界上最大跨径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全面进入中塔柱施工阶段,目前最高建设高度已达120米。浙江宁波甬江特大桥施工现场

  宁波4月14日电(奚金燕 陈芊)4月14日,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最后一个主塔下横梁完成浇筑,标志这座世界上最大跨径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全面进入中塔柱施工阶段,目前最高建设高度已达120米。

浙江宁波甬江特大桥施工现场。李全平 摄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是“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集疏运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宁波市高速路网,提升沿湾通道能力,加强城市东部、北部地区的联系,对浙江加快建设一流强港,促进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甬江特大桥全长1730米,主跨长达570米,主塔最高达223米,穿越镇海港区,横跨繁忙的甬江入海口,连接宁波镇海和北仑两区。主塔下横梁是桥面的重要支撑结构,后期将与斜拉索一同承担起整个桥面的重量。此次浇筑的59号主塔下横梁为超大体积混凝土构件,长38米、高9米,钢筋总量高达385吨,混凝土浇筑量达2276立方米。

甬江特大桥施工现场。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SG02标 供图

  “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振捣、浇筑面临着控温难题,我们采用‘分仓分层、同步推进’方案,分两次浇筑完成,每次浇筑至少要20个小时不间断施工。”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指挥部工程处处长刘徐光介绍,建设团队总结工艺工法,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借助智能温控、注水冷却循环系统,智能调节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避免下横梁混凝土因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锻造内实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同时,三塔不对称斜拉桥的力学体系比常规三塔斜拉桥更复杂。“下横梁的线形精度直接影响全桥受力安全,对施工管控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徐光介绍,建设团队经过反复测试论证,对钢筋绑扎、模板拼装等工序进行精准排布,成功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施工效率提升约10%。

  截至目前,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55亿元,占总投资218.64亿元的47.82%,总体形象进度约26%。700余名建设者昼夜奋战,有序推进甬江特大桥大桥主塔建设,计划年内实现3座主塔全部封顶,朝着2026年大桥合龙目标任务稳步迈进。(完)

【编辑:刘阳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