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实现量产

内容摘要  银川6月11日电 (记者 李佩珊)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6月9日至12日在银川举行,在系列活动之一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工作会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微生物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延琳团

  银川6月11日电 (记者 李佩珊)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6月9日至12日在银川举行,在系列活动之一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工作会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微生物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延琳团队发布最新成果——历时17年攻关,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成功培训并实现产业化量产,目前已出口东欧,成功酿造500余吨干白葡萄酒。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一酒庄工作人员筛选成熟的霞多丽品种酿酒葡萄。 宁夏葡萄酒管委会供图

  酵母是葡萄酒发酵成型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中国葡萄酒酵母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更制约了本土风味的表达。2008年以来,刘延琳团队开始致力于本土葡萄酒酵母的培育研究。先后从贺兰山东麓6个子产区、10余个葡萄品种中分离保存1.2万余株野生酵母,最终筛选出NX16(宁夏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国内首株适应中国葡萄特性、兼具产香与发酵稳定性的干白酵母。同时,团队在宁夏、新疆、环渤海湾等多产区开展8年以上试验,验证NX16的多产区适应性。

  高糖是中国葡萄酒西北各产区葡萄的特点。据悉,NX16针对这一特点优化了发酵工艺,所酿干白葡萄酒果香浓郁,橙子、杏子等香气突出。目前,团队研发的CECA(干红)酵母已实现30%国产化替代,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由CECA酵母菌所酿造的相关酒品斩获包括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金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国内大奖,印证了“中国风土,世界品质”。

  同时,团队已储备29株功能细分菌株,将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不同产区、品种定制专属酵母。例如,针对宁夏霞多丽、雷司令等品种,开发差异化菌种,让中国葡萄酒在全球化竞争中展现独特个性,酿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香型”,中国葡萄酒产业将从菌种到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创新。(完)

【编辑:胡寒笑】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