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递进式气象服务筑牢防灾减灾屏障

2025-05-13 03:0411

    ◎本报记者 付丽丽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通过递进式气象服务,构建起“风险预判—精准预警—靶向推送—联动响应”的全链条防灾减灾体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递进,代表着防灾减灾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防范应对节奏。”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介绍,按照气象灾害发生演进及其防范应对进程顺序,递进式气象服务一般分为“趋势提示、灾害提醒、预警发布”三个层级。

    结合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实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段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共通性”不强。因地制宜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才能与地方防灾减灾救灾“节奏”高度契合。

    2024年,中国气象局印发《递进式气象服务导则(试行)》,指导各级气象部门科学高效开展相关工作,鼓励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

    王亚伟表示,递进式气象服务基于无缝隙预报、精细化预警以及高密度实况等产品而开展。目前,气象部门已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综合观测实力达国际先进水平。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43分钟,台风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缩小到62公里,全球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精细至12.5公里,可提前8.1天准确预报北半球主要天气形势,智能数字预报系统中国区域产品精细到1公里、逐小时。

    “从精密监测的‘智慧大脑’到深入基层的‘神经末梢’,当前,递进式气象服务正以科技之力重构防灾减灾新格局。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和流程逐步健全,2024年累计‘叫应’各级党政领导、防汛等主要应急责任人34万人次,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愈发坚固。”王亚伟说。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