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汽车

拆解车企财务“成绩单”:涨跌中暗藏玄机

2025-05-10 00:2810

随着年报季接近尾声,全球各大车企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陆续出炉。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全球车企交出迥然不同的成绩单,部分国内头部车企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理性看待车企高负债率

考虑到市场体量不同,车企之间直接对比财务指标意义有限,但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在当前经济上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愈发迅猛,国内车企的业绩增速明显高于海外车企,但高负债经营可能引发高风险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但要知道的是,作为制造业支柱之一,汽车产业具备重资产、长周期的典型特征,前期投入大、收获回报慢,资产负债率高也在情理之中。2024年财报显示,包括通用汽车、大众、奔驰、丰田等全球巨头,及部分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

汽车并非资产负债率高的孤例,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半导体行业,后者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研发、生产和设备购置。今年一季度,随着国产替代和算力需求提升,半导体行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科创板110余家相关公司合计实现营收721.82亿元,同比增长24%,行业保持向好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资产负债率在合理区间,且持续处于下降状态,那么车企经营健康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以比亚迪为例,负债率呈现逐季下降趋势,从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77%,到第四季度末降至74%,再到今年一季度末降至70%,半年时间负债率下降7个百分点。照此趋势,比亚迪今年内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

尽管高负债是主流车企共性,但具体情况却不尽相同,可以确定的是,销量越大、营收越高,需要的原材料等采购成本就越大,这也意味着总负债会越高。其中,2024年丰田和大众的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了同期营收。

穿透负债结构的"X光片"

事实上,总负债并不是衡量一家企业债务负担的唯一标准,其包含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其中,无息负债是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包括未到期的供应商货款、即将支付的员工薪酬、尚未到期缴纳的税费等;有息负债主要是向金融机构等借款,若还本付息压力过大,企业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因此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债务压力。

纵观国内外主流车企,通用汽车、奔驰、宝马、斯特兰蒂斯、本田、现代汽车等国际车企巨头,有息负债达到数千亿规模;反观国内主流车企对于有息负债依赖性较低,如比亚迪有息负债约286亿元,占比总负债的5%。

当产业变革进入深水区,财报数字的涨跌早已超越简单的经营得失,更是企业战略定力、组织韧性、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些能在高负债中培育出新增长极,在亏损期储备关键技术,在现金流压力下完成模式创新的车企,终将在产业重构中赢得未来。财务报表的每个小数点跳动,都在诉说着这个激荡时代最真实的产业故事。(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